新闻中心NEWS
联系我们

机构: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

网址:www.365ICL.com

电话:028-85980506、028-85980420

传真:028-85980418

地址:成都市天府大道中段天府软件园D6栋17F

官宣 | 四川首个省级地震预警科普中心站在成都启动

点击数:2754   录入时间:2018年10月16日

        人民网成都1016日电(王军)今日上午,四川省级地震预警科普中心站启动仪式在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举行,在四川省地震局、成都市防震减灾局、成都高新区菁蓉小学等5个单位近百名嘉宾和媒体记者的共同见证下,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和地震预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联合建设的四川首个省级地震预警科普中心站在成都正式成立并启动,这是四川乃至全国首个应用地震预警的省级科普馆。

 

        据了解,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是目前全国唯一一座省级综合性防灾减灾救灾科普教育专业场馆,地震预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依托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在四川灾区培育和成长起来的引领全球的ICL地震预警技术、科普和应用经验,双方共建省级地震预警科普中心站,整合了优质的科普资源,搭建了良好的科普教育平台,将为广大民众提供地震预警科普知识、亲临地震发生环境、亲身体验地震预警倒计时警报、亲历紧急避震措施及逃生避险措施等体验活动,能够更好地让普通大众了解、体验并应用地震预警,能够生动且有针对性地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大力推广适应地震预警特点的自救互救技能,创新防灾减灾活动形式和宣传载体,不断提升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减少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适逢第29个国际减灾日和第二届“减灾兴川文化月”活动之际,四川省级地震预警科普中心站的建立,符合十九大“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的精神,符合国际减灾日“减少灾害损失,创造美好生活”的主题思想,也为第二届“减灾兴川文化月”活动增添了更为丰富的防灾减灾科普和互动式体验,为提高民众紧急避险意识和避震科普知识创造良好条件。


        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副馆长沈晓莉表示,传播减灾文化,推进“减灾兴川”,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将创新防灾减灾科普宣传载体,提升防灾减灾意识,以实际行动助推防灾减灾科普教育迈上新台阶。


        四川省地震局宣教中心赵永主任对省级地震预警科普中心站的成立表示祝贺,科普中心站的成立充分展示了四川的地震预警成就,指出应进一步加强地震预警科普展示的方式和内容,跟踪全球地震科技进展,加强地震预警科普宣传,提高全民科学防灾减灾意识任务艰巨。


        成都高新区菁蓉小学六年级学生代表刘淇玮表示,学校多年来每学期都会定期组织地震预警疏散演练,师生对地震预警原理、地震逃生相关知识都很了解,通过长期训练,已经牢牢掌握了地震逃生技能。在今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十年纪念日,学生家长也参加了疏散演练,是一次深刻的生命教育,增进了亲子情感,让亲情更加深厚。地震预警减少灾害,造福人类,启示同学们热爱生命,学会感恩,做生活的强者,将来要为祖国做贡献。


        地震预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表示,作为汶川地震十年来中国防灾减灾成果之一——ICL地震预警系统,是在汶川地震后利用难以复制的汶川余震开展的地震预警技术研发、试验,形成的领先全球的地震预警技术体系。相比于汶川大地震时我国无地震预警,目前我国地震预警成果已覆盖地震区人口90%,并示范应用于各领域,但地震预警科普知识却未能充分传递给公众。该地震预警科普中心站的启用,不仅能够让民众亲身感受四川造地震预警技术的先进性和独特性,利用互动式体验让地震预警知识、紧急避震知识和逃生避险措施等科普内容深入人心,让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能够更“有温度”的传递给老百姓,令地震预警真正发挥有效作用,保障广大民众的地震安全。我们也将继续在各级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整合资源、统筹力量,不断总结经验,继续积极稳妥推进,不断提升地震预警工作的科学性、可靠性、准确性和覆盖面,提高我国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据了解,利用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研发的ICL地震预警技术建成了延伸至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覆盖面积220万平方公里,覆盖我国地震区人口90%6.6亿人)的全球最大的地震预警网。自2011年以来,已逐步通过手机、广播电视、政务微博、专用接收终端等连续7年安全服务民众、学校、社区、化工、地铁、国防、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国家减灾中心及国家重大工程等领域,并连续预警芦山7级、鲁甸6.5级、九寨沟7级等45次破坏性地震,无一误报。



 

新闻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图片来源: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互联网

微信公共账号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