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NEWS
联系我们

机构: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

网址:www.365ICL.com

电话:028-85980506、028-85980420

传真:028-85980418

地址:成都市天府大道中段天府软件园D6栋17F

京津唐地区地震预警系统实现互通 地震预警系统成都造

点击数:3236   录入时间:2013年11月29日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在线记者 杨翼)2013年11月28日,记者从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获悉,在国家科技部等的项目支持下,北京地震预警系统于近日建成并投入试运行。此前,2012年底以来,河北唐山市、天津市已先后建成并启用地震预警系统。目前,京津唐三地的地震预警系统已经实现跨区域数据共享,具备相互预警能力。

  据悉,京津唐地震预警系统采用了目前已经被5次破坏性地震检验的ICL地震预警技术系统。ICL地震预警技术系统由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自主研发。地震预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博士介绍,北京地震预警系统和2012年12月、2013年6月先后启用的唐山、天津地震预警系统都采用了ICL地震预警技术,且实现了互联互通。今年1月11日7时55分,唐山发生3.0级地震,唐山地震预警系统提前33秒向北京市发布地震预警信息。他表示,京津唐地震预警系统已实现了跨区域数据共享,能对各自区域的地震相互预警,为北京、天津、唐山及周边区域提供更加准确的地震预警服务。

  地震预警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而地震预警系统的建立为地震预警服务社会提供了前提。“在具备地震预警信息监测和接收技术的基础上,这套系统要取得更大的实际减灾效果,需要国家层面和社会层面更为广泛的支持。”

  王暾介绍,在国家科技部、地震局及相关方面的重视和支持下,目前我国已建成覆盖面积超过56万平方公里的地震预警技术系统。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变革,地震预警信息的接收成本越来越低、渠道日益广泛,更多的民众可提前获取预警信息,采取避险措施;一些省、区、市由政府牵头组织了地震公众应急演练,媒体也更多地普及公众利用预警信息避险的知识和技巧。

  据悉,自2011年4月25日首次接受实际地震检验以来,ICL地震预警技术已获得1600多次实际地震检验。四川雅安芦山7.0级地震发生时,该系统提前28秒向成都市区预警,成都一些民众和学校师生收到警报后采取了紧急避险措施减少了伤亡。

文章来源:四川在线

文章链接来自:http://news.china.com.cn/rollnews/news/live/2013-11/28/content_23632070.htm

微信公共账号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