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NEWS
联系我们

机构: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

网址:www.365ICL.com

电话:028-85980506、028-85980420

传真:028-85980418

地址:成都市天府大道中段天府软件园D6栋17F

中国地震局局长郑国光接见地震预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

点击数:6919   录入时间:2017年7月24日

 7月21日,中国地震局局长郑国光一行在成都接见了国家“千人计划”人才、地震预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简称“减灾所”)所长王暾博士。

 王暾所长汇报了:一、四川取得了重大地震预警成果。自2008年汶川地震以来,地震预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减灾所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和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在来自中国地震局、省地震局的专家的支持和帮助下,利用汶川余震区难以复制的余震资源,基于MEMS传感器和分布式计算技术,研发了全套地震预警技术体系,建设了延伸至31省市区的地震预警网,连续预警了36次破坏性地震,通过了四川省科技厅在北京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和地方政府、大型企业等合作,服务了人员密集场所、公众、重大工程、军工等,取得了减灾实效。目前,减灾所正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两个坚持,三个转变”要求,积极发展多灾种预警技术,努力实现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助力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二、政府与企业伙伴关系(PPP)是地震预警良好服务社会的保障。地震预警是全自动的秒级响应,其可靠性、权威性依赖于技术创新,而企业是创新主体。另一方面,政府是公共安全的责任主体。因此,PPP是地震预警领域面临的关键问题。作为参考,而PPP是联合国自2015年强调的减灾方式;三、希望中国地震局统筹力量、合力推进地震预警事业。地震预警市场不仅包括软硬件市场,也包括地震预警信息服务市场。对于我国地震预警领域存在的已有地震预警网不能充分服务社会等问题,希望中国地震局领导和监管、统筹考虑。减灾所愿意服务中国地震局、省地震局,服务国家地震安全、服务多灾种预警事业。

 郑国光局长指出:中国地震局要充分利用好市场机制和社会力量,支持社会力量发展地震预警技术和市场;中国地震局赞同减灾所推动地震预警技术和市场,也允许其它地震预警技术在市场推动。减灾所应靠技术、走市场,服务社会;中国地震局应包容各种地震预警技术,支持、容纳地震预警技术之间的竞争。地震预警市场需要一个正确的态度来包容多方。允许大家讨论,包容别人的意见。要通过试用让大家来认同,而不是你必须用“我的”,或者“我的”就是很先进。

 郑国光局长与王暾博士还探讨了多灾种预警技术创新、地震预警管理、地震预警信息发布、地震预警技术发展和公平竞争、中国地震局《国家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等。

 中国地震局办公室主任唐豹、科学技术司司长胡春峰、监测预报司司长孙建中陪同接见。


微信公共账号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