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 盛利
从未有一项工作,像王暾从事的地震预警科研一样,从起步之初就同时“照耀”就在风险与质疑、赞许与鼓励的“探照灯”下;也从未有一项研究工作,在埋头应对参数、指标等与难题“斗争”的同时,也需要与政策的挑战、公众的疑惑正面“战斗”。从2008年汶川地震后回国至今,10年地震预警科研生涯,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地震预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科研报国之路。
直面地震
浙江大学工学学士、中科院力学研究所博士、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物理学博士毕业,正在奥地利科学院攻读物理领域博士后……这是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时,“学霸”王暾的履历。
然而就在地震发生后不到一周,他已变身“行动派”:带着从同学、亲友处筹集的300万元,从人才市场招了7个同事,在成都开始了地震预警科研。
“从我的知识结构看、从我已掌握的知识积累看,我认为地震预警可以在我手中实现。日本已经实现了,为什么我们不行?”这是王暾在10年地震预警科研生涯中,第一次展现出这种高度自信且“不服输”,行动迅速且“善抓机遇”的风格。而这种风格,也是他未来10年面对各种难题时,个人表现的“脚注”。
利用地震发生后,地震波传递速度比电波慢的特点,在地震发生后迅速收集震中信号,在地震波到达破坏地区前发出预警——这是地震预警的基本原理。得益于汶川地震后频发的余震,采用全新的分布式计算、预警倒计时等技术,王暾的研究工作进展顺利,2010年底团队完成地震预警系统的雏形,并把仪器布到汶川地震余震区进行实验。一年后,国内首次实现手机短信接收到了地震预警,证实该技术基本成功;又过了一年,汶川电视台开通了国内首项电视预警功能,在地震波来临前,电视会自动跳出弹窗并开始倒计时。
“当时思考得更多的不是技术,而是预警后有人跳楼怎么办?预警成功了人们有没有疏散预案?人们该如何利用这项新技术有效地防震减灾?”王暾说。
应对“震波”
2013年之前,从科研角度看王暾取得了巨大成功,在新研发的地震预警系统支持下,第一次电视预警、第一次手机预警等多个国内地震预警“零的突破”正不断刷新。但比起之后的“应用推广之困”,王暾才“蹒跚”起步。
2013年2月云南巧家4.9级地震发生后,王暾研发的地震预警系统实现成功预警,这是国内地震预警系统首次实现对破坏性地震成功预警。当年4月20日四川芦山7.0级地震发生后,地震预警系统再次成功预警。但在国内媒体高度关注的同时,对地震预警的质疑声也达到高峰:提前几秒、几十秒预警有用吗?地震预警信息发布渠道是否受法律限制?
王暾的独特个人风格再次展现:他没有逃避,而是直面近百家海内外媒体每天近乎24小时的穷追不舍。他接受每一次的采访,孜孜不倦地回答质疑——如果在地震波到达时提前3秒收到预警,伤亡人数可降低14%;提前10秒,伤亡人数可降低39%;如果汶川地震时有预警,可能会减少2万至3万人死亡。
他更抓住了这次“走红”的机会,扩大了“科研布局”:2013年之前他仅建设了1000余个预警台站,而到2014年10月他和团队已通过与各地防震减灾部门的合作,在全国铺设了5000个预警台,也使我国超越日本,建成全球最大的地震预警网络。
“任何一项创新成果的运用,都离不开担当精神。”回忆当时王暾说,在不断的努力工作、解释应对中,一批有识之士“担当精神”的星星火苗,令他温暖,也成为动力,“当时有领导说,这项技术有风险但方向正确,我们无条件支持;还有领导说,先做好预案,有风险该担责我们就担责。”
此后,无论是2014年的云南昭通鲁甸6.5级地震,还是去年的九寨沟7.0级地震,王暾和他的地震预警系统在40次破坏性地震中无一漏报、误报。
“蓄能”未来
“说实话,当初回国就打算干个2、3年,搞出地震预警技术服务国家,然后继续深造。”谈及地震预警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为何能冲破层层阻力不断前行,王暾说,自己没有什么“会忽悠”、“会讲故事”的诀窍,只有最朴素的心得:科研工作做了多少就说多少,不要吹牛;要多谈奉献,不要考虑自我利益,“这是一种精神的力量。”
王暾说,目前开展的手机、电视等地震预警个人服务,及学校、医院、地铁、高危化工行业、核工业等领域地震预警专项服务,从未考虑过团队的利润、利益。而由此产生的成本,多为科技项目、人才项目等经费支持,“如果涉及到利益,我们的团队不可能那么迅速地研发成功,不可能面对那么多争议却顺利推广、走到最后,更不可能得到各界人士‘悄无声息’的支持。”
2015年,王暾先后入选中国好人、第四届四川省敬业奉献道德模范候选人等,至今他的漫画形象仍用于“成都道德模范榜”,并张贴在成都市各个社区。而生活中,他则酷爱研究中国革命史。
“中国革命史是出国后‘被迫’恶补的。”他说,2001年出国求学后,外国友人常常与他讨论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话题。“而面对无端的猜测与质疑,最好的反驳方式就是‘找到历史依据’,有力有据予以回击。”而这似乎也是王暾个人风格的“另类”体现。
随着地震预警逐渐家喻户晓,目前在我国四川、陕西、云南等地已经进行了超过400万人次参与的地震预警演练;今年5月3日四川德阳、宜宾等11个市县先后开通电视预警功能。“预警有什么用”“预警后我们该怎么办”等质疑和困惑,正在社会上逐渐消解。而43岁的王暾在今年5月宣布:将通过4年时间建设国内首个“地下云图网”,向地震预报科研的更高“山峰”攀登。
新闻来源:科技日报 “斗士”王暾:在“地震”边缘行走十年
微信公共账号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