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NEWS
联系我们

机构: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

网址:www.365ICL.com

电话:028-85980506、028-85980420

传真:028-85980418

地址:成都市天府大道中段天府软件园D6栋17F

南方日报:让地震预警技术进入公众视野    一年前“跑赢地震波”的王暾接受本报专访

点击数:2284   录入时间:2020年6月22日



人能跑赢地震波吗?


      2019年6月17日,四川长宁发生6.0级地震。当时震中附近多地民众在感受到震感前,便通过电视、手机、社区大喇叭等收到了预警提示。

     这次地震成功提前10秒向宜宾发出预警,而距离震中300余公里的成都提前61秒收到了预警。事后,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下称“减灾所”)研发的地震预警系统,以及减灾所创始人王暾一夜爆红,成为了人们口中“跑赢地震波的人”。

      时隔一年,南方日报记者回访了王暾。在他看来,一年前的地震预警事件最成功之处在于——使地震预警技术进入公众视野,让地震预警科普上了一个台阶。

      研发创业▷

      汶川地震后决心回国

      南方日报:当初为什么会选择投身地震预警研究?

      王暾:我是2008年汶川地震后选择回国的。当时,我有中科院力学研究所博士、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在奥地利科学院从事理论物理的博士后研究工作。那年5月12日,我像往常一样上网浏览国内新闻,看到四川发生地震后马上给父母打电话,但只能听到一串忙音。因为严重的地震,当地的信号已经完全中断了。

      看到地震造成的惨重伤亡,我很不忍心,也想尽力做点事情。所以我决定回国研发地震预警系统。回国后,我去了汶川、北川。在北川,看到有个学校的红旗还在飘。那个学校本该有31秒的预警时间,但当时除了在操场上的师生,很多人都遇难了。哪怕我的努力只能提前预警十几秒,我也想能让人们获得更多的逃生机会,减少伤亡。

      南方日报:地震预警的原理是什么,和地震预报有什么区别?

      王暾:地震预警是基于电波比地震波快的原理,利用地震传感器及相关技术系统建立地震预警网,在地震发生时全自动地向还未受波及的用户提前几秒到几十秒发出预警,从而减少伤亡。地震预报是预测尚未发生的地震,在世界范围内仍是尚未攻克的科技难题。

      地震预警打的就是时间差,虽然不能指望完全避免人员伤亡,但可以有效减少伤亡数量。有理论研究表明,预警时间为3秒时,可使人员伤亡减少14%;时间为10秒时,减少伤亡39%;时间为20秒时,减少伤亡63%。

      南方日报:在研究地震预警技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怎么克服?

      王暾:12年前,地震预警技术只在日本等少数国家应用,国内地震预警研究领域近乎空白。我带着从亲朋好友那里筹来的300万元资金,组建研发团队,创立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艰难起步。创业最困难时,我们的资金完全断了,账上只有1.4元。

      但我们还是坚持了下来,我带领团队采用全新的分布式计算、预警倒计时等技术,在2010年底完成了地震预警系统的雏形,并把仪器部署在汶川地震余震区进行实验。一年后,国内首次实现手机短信接收地震预警信息,证实该技术基本成功。2011年6月7日,地震预警系统正式投入使用。

      自2011年以来,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和市县应急管理部门联合建成的大陆地震预警网,延伸至中国31个省市区,并连续预警55次破坏性地震。

      预警技术▷

      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南方日报:自汶川地震以来,国内的地震预警技术发生了什么变化?

      王暾:汶川地震发生时,我国还没有地震预警技术和服务。经过12年发展,我们国家在地震预警领域实现了“从0到1”“从1到N”的变化。

      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的地震预警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已使中国成为继日本、墨西哥之后第三个具有地震预警能力的国家,此外还出口服务尼泊尔、印度尼西亚。

      南方日报:其他国家在地震预警领域的水平如何?

      王暾:目前全球具有地震预警服务能力的国家有6个,除中国外,还包括墨西哥、日本和美国,以及尼泊尔和印尼。以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为代表的中国地震预警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成果支撑了其中的3个国家。

      南方日报:您认为,国内多个机构的地震预警技术该如何协同服务于社会?

      王暾:当前,我国存在两张地震预警网,其中较早投入服务的是2010年开始由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和市县应急部门联合建成的大陆地震预警网。2018年,国家地震局开始建设地震预警网,目前仅在福建省范围内提供服务;根据工程规划,其覆盖200.8万平方公里的地震预警网将于2023年建成。

      地震预警技术成果只有转化成为民众和重大工程提供地震预警信息服务,才能实现更大的价值。地震预警信息服务具有公益属性的同时,也具有市场属性。因此要面向全社会提供可持续的、优质的地震预警信息服务,应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市场的主要配置作用。

      在地震预警服务中,政府部门应统筹协调参与提供地震预警信息服务的各方力量。一方面,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制定法规政策明确预警信息提供者的权责,确保公共利益不受损。另一方面,加大对专业社会力量(科研院所、企业)参与灾害预警的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建设灾害预警系统,促进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鼓励它们服务社会之间的良性竞争,提高预警技术和服务水平。

      技术出口▷

      未来着眼多灾种预警融合

      南方日报:这一年来,在灾害预警领域有哪些新进展?

      王暾:在国家层面,减灾所与中科院力学研究所合作,联合发起筹备建设多灾种预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多灾种预警理论与技术研发;减灾所与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合作,提高我国灾害监测和预警服务能力。

      继尼泊尔后,我们的地震预警技术出口到印度尼西亚,相关预警系统于今年4月投入试运行。5月3日,印度尼西亚的巽他海峡附近发生5.3级地震,我们成果支撑的地震预警系统发出23秒倒计时预警,这是该系统试运行以来首次成功预警破坏性地震。

      此外,四川省内外的多地政府授权我们开通电视、手机等地震预警服务。我们上线了地震预警APP,并且与多家企业合作,为更多公众提供服务。今年4月,第二代大陆地震预警网已在四川开建,相比于第一代预警网,将在系统响应速度和预警可靠性上得到提升。第二代预警网对台站和技术系统作出了基于分布式处理的全面升级,进一步优化算法,使得预警盲区半径缩小15%。

      南方日报:接下来将如何推进预警服务?

      王暾:从单一的灾害预警到多灾种预警融合,从地震预警到地震预报,我认为这两者是灾害预警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国家的强大,让我们这些科研工作者更有力量和信心。12年前,汶川地震发生后,我想的是能用地震预警科技为祖国尽一分力。12年后,我期待用多灾种预警科技服务人类命运共同体。

      目前,减灾所基于在地震预警领域的技术积累,正在向滑坡、泥石流、山洪、山火等自然灾害预警领域延伸,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同时开展面向生产安全的灾害预警核心技术研发,从地震预警延伸到多灾种预警领域。未来,我们将致力于提供立体化的灾害监测信息,服务于政府和应急管理部门决策。

      南方日报:走红以后,你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

      王暾:一年前成功预警长宁地震,让我们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当时,全国各地200多家媒体把我的电话快打爆了。不完全统计,有25亿人次阅览了相关新闻信息。我认为这次事件最大的意义在于科普,社会公众对地震预警的了解更加全面和深入了,也知道接收到预警信息后该怎么应对。

      这一年来,我受邀在不同场合向公众科普地震预警技术,同时也在不断推进相关科研工作。现在我一天大概工作13小时,可以说是个没有生活的人。我的工作,就是我的生活。

南方日报记者 欧楚欣

实习生 马子浩

策划:梁文悦 何雪峰


来源:南方日报

微信公共账号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