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科学家们“配得上”好生活

2020.03.04

原标题:科学家们“配得上”好生活

半月谈评论员  杨金志 吴振东

最近,网上对“钟南山儿子用爱马仕皮带”议论纷纷。原来,在多年前播出的一档记录钟南山院士工作生活的电视节目中,其子钟惟德佩戴了一条爱马仕皮带接受采访。一些网友说,这条爱马仕皮带与钟家形象“格格不入”。

怎么就“格格不入”了呢?查阅资料可见,钟惟德也是一名医生,现为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百千万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他曾获中国泌尿外科最高荣誉“吴阶平泌尿外科奖”,中华医学科技三等奖及多项省、市国家科技进步奖,获科研基金500万元。可见,这位“小钟教授”既不啃老,更不“坑爹”,而是家风优良、家教严格、家传深厚。

质疑“小钟教授”系爱马仕皮带,类似的道德绑架并非孤例。比如,进入隔离病房救治新冠肺炎患者,医护人员也担心传染,有人说“你们怎么能怕呢”;有爱心人士第一时间捐款,筹集抗疫物资,有人说“你那么有钱,怎么捐那么点呢”。甚至,袁隆平院士曾经摸过一次豪车,也被一些网络言论说三道四。

对于这样的“质疑”,我们理当理直气壮回应:钟南山的儿子,为什么就不能系一根名牌皮带?科研工作者、医学专家,为什么就不能享有舒适优质的生活条件?只要财富来源合法得当,如何支配是他自己的事情。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不仅配得上,而且理当过上衣食无忧的品质生活。

我们应当明确一点,不论是对普通人,还是对公众人物,还是对英雄模范、先进分子,都要理解他们作为常人的情感,尊重他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白衣战士”的家里也有老人、孩子需要照顾;甘坐“冷板凳”的科研工作者,也希望给家人更好的生活;跋山涉水的扶贫干部,或许自己家里也有不为人知的苦……

英雄之所以是英雄,不在于他们不要“小我”,而是把“大我”看得重于“小我”,并为此承担远超常人的责任和付出。英雄需要赞美诗,但不仅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赞美诗。我们不仅要崇尚英雄、学习英雄、捍卫英雄,还要时刻关爱英雄。

我们应当怎样对待英雄,怎样对待科学家,怎样对待贡献者?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要完善科技奖励制度,让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得到合理回报,释放各类人才创新活力。

近年来,我国国家科技奖分配规则的更改,正是充分考虑到这一因素。1999年设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时,规定500万元奖金“50万元属获奖人个人所得、450万元用作科研经费”;如今,奖金额度提高到800万元/人,奖金全部授予获奖人个人,由个人支配。800万元是个很大的数目,但获奖者绝对受用得起!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无忧则心无旁骛,可以有更好的物质条件去钻研科学。这一做法,还能够在社会上形成示范效应,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科研行列之中。

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追求,这是包括广大科学工作者、医学工作者等在内所有新时代中国人的共同奋斗目标。疫情当前,我们依然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依然强调科学有序复工复产,这是为了什么?说到底,不就是为了继续发展社会生产力,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吗?